越来越多人发声与诉求,让人们不只注重生理健康,更加关注【心理健康】。简单4个小撇步,让焦虑不安的心灵得到慰藉。

 

 

撇步1:传达善意

日行一善,不仅能帮助他人,更能帮助到自己!不一定要「做善事」,只需要「传达善意」,就能让自己在心理上改善情绪与压力,生理上甚至能降低血压、减轻疼痛,让自己变得更健康。

研究显示,如果把他人的利益置于自身利益之上,且不期待任何回报,会刺激大脑分泌化学物质,让人感受快乐与兴奋。因此,志工服务可以减少压力、改善抑郁症,甚至降低罹患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

此外,做善事还能提升幸福感。相较于做重复的善事,且做新的善事时幸福感提升更多。专家表示,若想开始发挥自己的善意,成为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可从一些简单的方法开始:

  • 真诚赞美家人、朋友、同事。
  • 开车时,适时礼让他人或其他车辆。
  • 陪伴遇到困难的朋友
  • 给外送员留下一封感谢卡

希望我们一起把爱散播出去,让自己和其他人变得都变得更好。

 

 

撇步2:多喝水

“多喝水!”不只是口号而已,真的是要养成多喝水的好习惯哦!研究显示,喝水也能控制和预防焦虑。澳洲迪肯大学研究员Travica表示,许多研究都有观察到【水】对人们情绪的影响,例如:愤怒、紧张、困惑、疲劳等负面情绪,会随著脱水越严重导致情况加剧。

研究显示,平常就喝大量水的人,在饮水量减少时,会感到不冷静、满足感更低,且会更紧张;增加饮水量时,普遍会感到更快乐,不论他们平时的饮水量多寡。Travica说明,身体的所有机能几乎都需要用到水,毕竟人体内60-80%都是水,大脑更是有75%是水,脱水会影响大脑制造能量,进而导致大脑变慢,甚至无法正常运转。

此外,人体认为【脱水】会对生命造成威胁,进而导致焦虑,加上脱水会干扰能够调节情绪的血清素生产,同时或导致与多种精神障碍有关的【压力激素】皮质醇增加。

当然,如果本身的焦虑程度很严重,只是靠着多喝水可能不会有太明显的帮助,还是要寻求专业医生的协助。

 

 

撇步3:规律进食

你知道吗?饮食不规律也会增加抑郁风险哦!饮食会影响健康,不只是要关注食物的营养,还要注意吃东西的时间!不规律的进食时间,也会引发抑郁和焦虑,导致心理不健康。

加拿大皇后大学精神病学教授Elisa表示,可以利用饮食的规律与生理节奏来抑制负面情绪,并提高心理健康。关键在于受阳光、食物等影响的【生理时钟】。

身体会依照生理时钟,调节白天和晚上的能量需求。因此,人的饮食习惯会根据太阳,于一天中的进食、消化、吸收、代谢等时间点,做出不同的周期变化。

Elisa建议,可在一天当中选定10小时,吃完所有的正餐与零食,像是从上午9点到晚上7点间进食,避免在深夜进食。这种方法可以提升大脑功能与能量代谢,且已证明可以预防抑郁症与焦虑症。

 

 

撇步4:快走约10分钟

大家都知道运动能促进身心健康。可是,繁忙的生活真让人抽不出时间运动,怎么办呢?别担心,研究指出,即使每天快走约10分钟,也能降低18%成年人的抑郁症风险。

在《美国医学会精神病学》(JAMA)期刊上,发布了一项是针对19万人进行的研究,其目的是确认要多少的运动时长,才能降低抑郁症风险。研究结果发现,与不运动的人相比,每周进行1.25小时的运动,也就是平均一天快走10分钟,能降低18%罹患抑郁症风险;每周快走2.5小时,可降低25%罹患抑郁症风险。

研究还指出,向来没有运动的人,开始增加小量的运动时,好处更加明显。然而,过多的运动量 并不会带来更多的好处。988提醒你,不要设定不切实际或超过能力范围的运动目标,否则会适得其反。

 

 

同场加映:做家务也算运动吗?

做家务做得满头大汗、或者是上班要四处奔波,都算是运动吗?答案是不算!这些劳力活和运动不一样的哦!

台湾中医师许淳彰表示,虽然劳动和运动都比坐著不动更能消耗热量,但劳动无法如运动般提升心肺功能,而且劳动工作在消耗热量之后,带来的只有肌肉疲劳酸痛。

反之,规律的运动则能达到筋膜放松、增进血液循环、精神变好等功效。即使你做很多家务或是从事劳力工作,也必须将劳动和运动分开,利用空闲时间好好运动,才能帮助维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