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艺人周海媚11日病逝消息震惊了娱乐圈,而她生前被传受红斑狼疮困扰多年,但遭她辟谣否认,只表示自己“血小板低下曾多次昏倒”,但这个病症在周海媚离世后,又进入了大众的视线。

周海媚生前不断被传患有红斑性狼疮,但本尊曾打脸辟谣,只表示血小板低下,仅承认多次出现昏倒状况。也有网民找到她2021年在北京接种新冠疫苗照片,当时就有粉丝询问她是否适合接种疫苗;周海媚当时坚决回应,断言自己健康无恙,要求大家别轻信谣言。

周海媚过去在一节目访谈中坦言,她从十几岁开始就患有“血小板低下”疾病,曾因此昏迷并出现身体多处淤青情况。一度被误会遭家暴,经输血治疗后才得以恢复,成年后也曾再次发作。

虽然医生并未找出具体原因,但“海味”对此显得相当豁达,她提到在学生时期因病情会突然昏倒,甚至遭受同学谣言说是血癌,但她对流言蜚语并不放在心上,认为生病是很正常的事,没必要特地澄清。

那,什么是红斑狼疮(lupus erythematosus,简称SLE)呢?

红斑狼疮是一类慢性、反复发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总称,常见于育龄期女性。 红斑狼疮最具特征性症状是面颊部出现蝶形红斑,而“狼疮”名字正是因为过去人们认为该病面部红斑表现,像是被狼咬伤所致。 除皮肤损害以外,红斑狼疮的病变还可累及多脏器和系统。

根据中国媒体报道,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中国最常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中国的患者超100万,患病率高居世界第二。

《生命时报》报道,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童强解释,红斑狼疮的医学名称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这种疾病可致体内产生大量致病性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对全身多系统、多脏器造成损伤。

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显著性别差异,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的9倍,尤其高发于年轻女性。造成这种差异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可能跟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 激素因素。
雌激素被认为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其会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和产生抗体的B细胞的发育,进而导致致病性自身抗体的产生。

2) 遗传易感性。
一些与免疫系统有关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女性染色体为XX,男性为XY),女性出现相关基因突变的可能性比男性更高,增加了免疫系统功能失常的风险。

3) 免疫系统差异。
跟男性相比,女性通常有更强的免疫反应,这在某些情况下是有益的,但也可能使她们更易患自身免疫性疾病。

4) 环境触发因素。
紫外线辐射、特定药物、病毒和压力等环境因素可能刺激系统性红斑狼疮发作,年轻女性是易感人群,更易发作。

红斑狼疮患者发病时身上不同部位出现红疹。

童强又提醒,除了年轻女性,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家族史以及患有甲状腺疾病、其他免疫性疾病的人也是该病高发人群,需要警惕以下几个早期症状。

1) 疲劳。
这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常见症状之一,患者常感到难以缓解的疲倦。

2) 关节痛和肿胀。
尽管这些症状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但它们也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早期迹象。

3) 低烧。
系统性红斑狼疮早期可出现无明显原因的低烧。

4) 皮疹。
以出现在面颊和鼻梁上的「蝶形疹」最为典型。

5) 光过敏。
在日光照射后出现明显的皮肤过敏反应。

6) 头发稀疏。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能会经历头发变薄或大量脱发。

7) 手指和脚趾变色。
在冷天或压力下,手指和脚趾可能会因雷诺现象(指在寒冷或情绪紧张的刺激下,突然发生指(趾)末端小动脉痉挛,导致皮肤颜色出现变化)变成白色、蓝色或红色。

8) 口腔溃疡。
反覆出现的口腔或鼻腔溃疡可能是早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症状。

9) 血尿、蛋白尿。
系统性红斑狼疮容易引起狼疮性肾损害,可出现血尿、泡沫尿等尿液改变。

10) 不孕和反覆流产。
系统性红斑狼疮女性患者在病情控制不佳时,不易怀孕且易发生反覆流产等不良妊娠事件。

红斑狼疮高风险人群若出现上述状况,建议及时就医,查明原因对症治疗。

医生说,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因很复杂,为降低疾病发作风险,高风险人群需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定期运动和保持心情愉快,此外还要避免过度日晒或紫外线暴露。

(新闻综合整理自《香港01》《东方日报》《生命时报》《新浪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