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s – Page 4 – 988

文章

Topic image

美妇女医院研究:夜貓罹糖尿病风险 比早睡早起者高19%!

你知道熬夜会伤身,但你又是否知道,长期熬夜还会增加患糖尿病风险呢?而你自己,是个 “夜猫”还是“晨型人”呢? 外媒报道,美国一项研究指出,习惯晚睡的人,罹患第2型糖尿病风险,会比早睡早起晨型人高出19%。 美国麻州布莱根妇女医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 )对6万3767名年龄介于45岁至62岁的护理师为观察对象,请他们在2009年至2017年之间,每两年填写一次问卷,参加实验者全都没有癌症病史、先前没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早睡、晚睡生活习惯是主要观察重点。 在众多实验者当中,11%属于晚睡型,35%习惯早睡早起;相比之下,夜猫子同时又有其他不健康生活习惯者,比晨型人多出54%,这些不健康生活作息包括:吸烟、睡眠时间过短、体重较高、BMI较高、少运动、饮食品质较差。 综合其他因素,包括家族病史,轮班时段、体重过重、运动过少因素,这一些夜猫得糖尿病的风险更是高出72%。 研究也显示了,晚睡并不是容易罹糖尿病的主要因素,其他生活习惯同样有影响。 上述研究发表于《内科学年刊》,参与撰写论文总结的林可欢(音译)博士指出,要从实验断言晚睡是提高风险的主要因素并不容易,毕竟,可能“晚睡”只是众多不健康生活习惯指标之一,晚睡习惯可能与基因有关,也可能是外在因素造成。 “举例来说,工作繁重的学者通常自称是夜猫,那是因为他们工作太多做不完,得要熬夜赶工,这些人可能因为工作难度高,压力大,导致睡眠失调,还可能养成其他不健康的坏习惯。” 林博士说,如果这些造成压力的工作环境改变,“夜猫”也有可能变成晨型人。 美国拉格斯大学新陈代谢与内分泌系教授马林指出,每个人生理时钟都不一样,光用“早起”与“夜猫”划分太粗略,有人属于清晨型,有人属上午型,还有下午型、傍晚型等,每个人的健康习惯与生理时钟有关。这些把生理昼夜节律与外界环境“同步化”的过程,与健康有关。 早起的人,可能在起床后5小时会有最佳状态,夜猫要起床后10到12小时,才能有较好状态。 马林分析,夜猫常很晚才进食,此举会扰乱睡眠,并造成恶性循环,因为睡不好又升高罹病风险。 学者认为,未来应该进一步研究天生晚睡的夜猫和被工作逼得晚睡的夜猫族,二者之间有何差异。 学者说,如想要改变晚睡习惯,可尝试每天早起15到30分钟,趁着天色光亮时起床,按时吃早餐,在上午多做一些活动。另外避免在夜晚吃太多、运动太多,睡眠前调弱灯光减少光照,并设法提早15至30分钟上床就寝。 (新闻整理自《壹蘋新闻网》《星洲日报》)
Topic image

研究:“心脏骤停”病发前会出现相关警示 男女症状大不同!

很多人大致都了解,心脏骤停(或称心搏骤停/Sudden cardiac arrest)是指心脏活动因心律不齐而突然中止,呼吸停止患者失去知觉及意识,如果不立即抢救,心搏骤停可能导致死亡。 《中时新闻网》综合外媒报道,美国最新的一项研究发现,有50%心脏骤停患者在发病前24小时,曾出现心脏功能丧失相关症状,其中,男性与女性症状大不相同,女性通常经历呼吸困难症状,男性则会有胸痛。 上述研究是综合英国《每日邮报》、洛杉矶“西达斯西奈医学中心”报道,国际顶尖期刊《柳叶刀》数位健康日前刊登西达斯西奈施密特心脏研究所团队的研究成果。 西达斯西奈施密特心脏研究所心脏骤停专家苏密特楚夫率领的团队,分析超过1672名加州、俄勒冈州曾发生心脏骤停患者数据,结果显示,50%患者发生心脏骤停前24小时,也经历过一次代表心脏功能丧失的症状。 研究发现,男女性患者经历的警示讯号大不相同,多数女性患者有出现呼吸困难症状,男性则为胸痛。 除此之外,部分男女患者都曾出现心悸、流汗异常、类癫痫症状、类流感症状。 研究也指出,高达90%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在发作后丧命,因此,预测及及早预防就变得极为迫切。 研究作者楚夫说,利用警示症状来为患者进行有效分类,能够及早介入并预防死亡,而这个发现能为预防心脏骤停带来新典范。 (文章转载自《中时新闻网》)
Topic image

睡眠时间少于5小时 英研究:比吸烟、吃垃圾食物还糟糕!

睡眠对健康非常重要,但随着年龄渐增,年长者的睡眠时间也会逐渐缩短。屡获殊荣的眼科医师弗里德里希(Dan Friederich)援引2022年由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进行的研究示警,每天只睡4到5个小时可能带来严重的致命风险。 据UNILAD的报导,弗里德里希医师表示,研究一再表明,最佳的睡眠时间是每晚6至8小时,而且至少7小时为佳。 虽然睡超过9小时也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但睡眠时间少于5小时却比吸烟、吃垃圾食物还糟糕。 他援引伦敦大学学院2022年的研究报告指出,50岁以上成年人如果睡眠时间小于5小时,被诊断出慢性病的风险增加20%。这群睡不到5小时的人,与每天睡眠时间超过7小时的人相比,罹患两种以上慢性病的风险更要高出40%。 该项研究运用《Whitehall II》(Stress and Health Study)世代研究的数据,一共收集了7,000名以上50至70岁的受试者资料,其中多数为受雇的公务员。 研究团队分析他们的睡眠时间、死亡率以及同时罹患两种以上慢性病(包括心脏病、癌症、糖尿病)之间的关系。 研究团队指出,在25年的随访记录中,发现50岁时每日睡眠时间小于5小时者,将增加25%的死亡风险。可以解释为睡眠时间过短会增加慢性病风险,进而增加了各项疾病造成的死亡率。 另外,研究主要作者、伦敦大学流行病学与健康研究所博士赛比亚(Severine Sabia)也表示,已开发国家的多重慢性病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且超过一半以上的年长者至少罹患2种慢性病。 赛比亚也建议,为了确保更好的睡眠品质和时间,可以在睡觉前确保卧室呈现安静、全暗,且舒适的低温。 前1至2小时内还应该尽量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及进食和喝水。而白天的激烈运动和体力活,以及晒太阳也能促进更好的睡眠品质。       (报导整理自《CTWANT》)
Topic image

耳水不平衡病发立即坐下 听力学家:饮食要少盐少酒精

“歌神”张学友近日在马举行《张学友60+巡回演唱会》,于12日时因延迟开场,他透露自小便患有俗称“耳水不平衡”的美尼尔氏综合症( Meniere’s disease ),隔日更疑因症状加剧,一度跌坐在舞台上。耳水不平衡纵然不会致命,但其4大病征之中,单是持续20分钟或以上天旋地转式的晕眩、耳鸣和作呕等征状,也足够令患者极之难受和困扰,长远更有机会令听力永久受损。 香港养和医院听力学家区建国博士指出,耳水不平衡的影响可大可小,持续出现的晕眩可令病人无法工作,甚至站都站不稳,更会衍生其他问题。 “曾有病人因为经常晕眩,不但要随身带备止晕药物应付,更因为工作受影响,而出现抑郁情绪,导致睡眠变差,最终令病情恶化,需要由精神科医生跟进。” 耳水不平衡成因: 由耳水引起的问题,成因是内耳的耳水(内淋巴液)突然增多,导致前庭的晕眩毛细胞被“压歪”,遂输出错误的晕眩信息 过多的耳水亦会压迫听觉毛细胞,致产生耳鸣、耳闷塞的感觉 听力也会由初期的时好时坏,慢慢造成永久受损 尤其最影响接收低频率声音,对日常交谈也会影响   耳水不平衡4个病征:  大部分影响单边耳朵 晕眩,天旋地转的感觉持续20分钟或以上 耳鸣 听觉减弱,初时会时好时坏,之后听力会越来越差,甚至永久受损 耳朵有闷塞或耳胀感觉   区博士强调,耳水增多的原因仍然未明,相信与病毒感染、过敏、免疫失调、偏头痛及遗传等因素有关,亦可能是排走耳水的管道出现阻塞,又或是调节耳水量和耳压的内淋巴囊失效有关。 他表示,耳水不平衡大多影响30至60岁人士,男女都可能患病,女性略多于男性,大部分都只是影响单边耳朵,仅约15%病例属两边耳朵均受影响。 不过,耳水的多少无法量度,故耳水不平衡一般会凭临床检查和病征作出诊断,其中耳蜗电图测试有助判断病人是否患病,准确度可达七成。 虽然美尼尔氏综合症暂时未有方法根治,但大部分人接受利尿药、止晕、止呕等药物治疗后,病情大致可得到控制,头晕、作呕等情况也得以改善。 区博士称,现时有手术可处理耳水不平衡引起的严重晕眩,例如在前庭膜放入引流管,把过多的内淋巴液排到内淋巴囊或其他地方,又或是穿透耳膜注射药物到内耳,惟会影响听觉神经细胞。 另外,亦可以利用手术切断前庭神经,从而减少耳朵将晕眩信息传送到大脑,但同时令两边耳朵传送致脑袋的平衡信息不一致而导致平衡力变差或其他后遗症。 例如他曾遇过一名病人在外国接受切断前庭神经的手术,却因而影响身体平衡引致发生交通意外。   耳水不平衡病发时: 一旦出现不适感觉,应第一时间坐下以防跌倒 尽力让眼睛望着固定的目标,例如路牌、招牌等,减少因晕眩而引致的眼球震颤,有助减轻晕眩不适感觉 让亲友知道病情,一旦病发时,知道怎样协助 得到亲人的谅解,也能减少抑郁及忧虑等情绪。 长远需要在日常生活、饮食习惯方面入手,例如饮食要少盐,以免多喝水,有助减少内耳的水压 尽量避免酒精和咖啡因,以免引发内耳水肿,减少病发。     (报导整理自香港《明报》)
Topic image

打工仔最常见职业病 民调:噪音听损及肌肉骨骼疾病!

打工人为了三餐而拼搏,往往却忘了长期的劳累不足够的作息,继而出现影响健康的“职业病”,以致要付出更多的金钱来为自己的健康买单! 那你知道哪种“职场健康伤害”对凡事讲求快速的职场时代占据最多?对打工仔身体困扰最多吗? 根据一项最新针对“职场健康伤害”的调查显示,排在第一的是:听力受损;第二是背脊损伤! 根据新加坡一项人力部调查显示,新加坡超过千总的职业病个案中,其中对340宗就是肌肉骨骼疾病案例,而当中又以背部损伤占了超过90%。 骨科医生刘录霖受访时说,背部损伤也分好几种,而受影响部位包括韧带,肌肉和肌腱、椎间盘及骨骼,而损伤程度则分为低能量和高能量。 “一般是因没有注意姿势所引起,严重的话是会导致骨折,因此,打工人要好好保护自己的背部。” 医生说,骨科专科一般要视病患背部损伤程度制定治疗方案,当中包括物理治疗、针灸、药物注射等。如果伤势较严重,医生则建议病患动手术。 受访职能治疗师就建议,上班族工作20到30分钟后,应该休息大约10到20秒,并在这段时间做简单舒展运动。 “每10名上班族,就有大概7人曾经面对肌肉疼痛问题,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坐姿不对,因此可调整高度的桌椅有助减缓和避免这类问题。” 新加坡中央医院职能治疗部门首席职能治疗师郭泰山副教授也说,工位的椅子的高度一定要对,调到大概是我们手肘跟桌子的高度一样。 “第二是背部一定要有足够支撑,所以腰的弯度大概是100度左右。键盘摆设不要太靠近桌子的尾端。” 专家认为,越来越多公司关注办公室设计是否符合人体工学原则,但更重要的是,员工须培养良好办公习惯,才能营造更健康快乐的工作生活。 (文章整理自《8视界》
Topic image

警惕肠癌三大信号 持续便感便便变细都得注意!

台湾一名约50岁的中年男子从事业务工作,三餐不定时,也因怕上厕所麻烦就忍便,长期下来变成习惯,导致日常无法顺利排便,即使灌肠也无补于事,如今经检查确诊癌症第三期! 《东森林新闻》报导指出,这是由台湾敏盛综合医院微创手术中心执行长陈荣坚于7月28日脸书分享的病例。 他说,这名50岁的男性,自退伍后约20多岁起,就开始从事业务工作,之后就有了忍便的习惯,到了3、40岁时,因为长年忍便,导致自律神经变得奇怪,在马桶上坐了一个小时都还是无法解便。 他指出,这名男士为解决便秘问题,就开始吃泻药,而且剂量越吃越重,甚至去灌肠或是做大肠水疗等各种方法来解便。 “这名患者因无法顺利排便,灌肠也没有效,还发现肚子会胀,开始觉得不对劲而需到医院就诊。在进行大肠镜检查,结果是他罹患大肠癌第三期。” 陈荣坚指出,研究显示,长久忍便的确会增加罹患大肠癌的机会。 “我常讲癌症是由自己的细胞长出来的,大肠癌就是从大肠的黏膜长出来的,而忍便会让大肠的环境处于发酵不健康的环境,很容易让新长出来的黏膜病变。” 他提醒,若遇到人在外面不方便上厕所时,偶尔忍便可以,但千万不要变成常态性的忍便,这是有科学证据会诱发癌症的。   警惕肠癌三大信号 1. 出现便血 血便在很多人看来可能是痔疮引起的,不会重视 但肠道发生癌变也会有此情况,被忽视,可能就医会被耽误 当粪便通过已癌变的肠道时,会摩擦肠道病灶表面,也会引起血便 若持续出血,可能会导致贫血 当便血呈暗红色,同时排粘液便或者有腥臭的脓血便,及时去医院就诊,早检查早预防 2. 不再规律 大肠癌最常见的表现就是排便习惯的改变 比如之前排便很规律,每天定时定点去厕所,但最近很长一段时间,便秘或者拉肚子的情况很频繁 若出现这种情况,不要认为这只是便秘或者是拉肚子,建议及时去医院,做相关检查,排除肠癌危险。   3. 持续便感  便便变细 若靠近肛门位置发生病变,肠道会变窄,便便不易通过,会导致便秘或者便便变细,可能会有排便排不净的感觉 因为肠道变窄,为了将便便排出,肠道就会很卖力的促进便便排出 肠道就会变得活跃,肠鸣声增加,也有机会出现搅痛。
Topic image

保护膝盖肌肉不够强壮 膝盖就要付出很大代价

全身保护膝盖的肌肉有好几种, 臀部肌肉(glutes)和股四头肌(quads)特别重要,如果保护膝盖的肌肉不够强壮,或出力不平衡的话,膝盖就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起坐姿势不对、走在不平的路面上、坐太久、上下楼梯太频繁或太快等,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生活习惯,也会加速膝盖的耗损。 以下五个日常习惯会摧毁膝盖,专家提醒大家务必注意! 5个日常习惯恐摧毁你的膝盖 超大伸屈动作 让膝关节过度“挺直”的动作一定要避免,要伸直双腿之前 切记先动膝盖上方的股四头肌,以免膝关节拉伤。   未利用到臀部肌肉 一般人从座位站起来的时候,不假思索很自然就直接站立,不会想到要让臀部肌肉帮忙。 不动用臀部肌肉就直接站起来,会让你的膝关节承受过大的压力。 建议要站起来之前,先给脚跟一点压力,“传达”讯息到臀部肌肉,启动臀肌的作用,这样就可解除膝盖的压力。   坐太久 人坐久了,膝关节及周围组织会变很僵硬。 建议用手表或手机设闹钟,每一个半到两小时一定要站起来走走 即使只走个两三分钟,也可以让关节、组织松软、滋润,保持血液畅通。 膝盖-臀部不协调 要保护膝盖,最好马上就要注意膝盖和臀部的协调 即使光是椅子高度不合,坐下来的角度不对,就足以增加膝关节的压力 一定要让膝盖和臀部同高,或比臀部稍低,;这样的高度,就不会增加膝关节的压力   鞋子的支撑不足 鞋子“不对脚”,不是最适合你的脚的话,全身都会遭殃 走路或光是站着,但膝盖、脚踝、两脚不协调的话,身体就要付出代价,全身骨骼、关节,特别是膝盖关节,会承受额外的压力。       (报导整理自《元气网》)
Topic image

做好主食类替换平衡原则!增加燕麦摄取 也要减少精致加工淀粉主食

“吃燕麦片可以降低胆固醇”这项说法并不是迷思,而是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的理论,但“燕麦片吃多了,可能会让三酸甘油酯升高”的说法则不全然完整、正确。 其实不尽燕麦,只要是全谷类及五谷杂粮,常见的如糙米、紫米、薏仁、荞麦、小麦、大麦、米糠等都含有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是指一群“广泛的”不被人体消化酵素所分解的植物多糖类,主要存在植物的细胞壁。 食物学上,依照结构与功能性不同,它有很多分类,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β-聚葡萄糖(β-glucan)、难消化玉米淀粉等,种类非常多。 膳食纤维对人体的健康效益多数都是正面影响,然而,在这么多不同的膳食纤维当中,以科学发现来说,研究文献记载,具有最多“降低血中胆固醇作用”的膳食纤维,就非“β-聚葡萄糖”莫属。 燕麦的胚乳及麸皮含有丰富的“β-聚葡萄糖”,是其他谷类所望尘莫及的,因此,使得燕麦成为降低胆固醇饮食的首选之星。 燕麦含丰富的水溶性纤维“β-聚葡萄糖”(β-glucan),依大量科学研究证实,每日摄取超过3公克以上β-聚葡萄糖(约60公克重的生燕麦片),可以降低“血中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至于“有些人燕麦片吃多了,可能会让三酸甘油酯增加”,这样的说法其实是过于片段的、不完整的。 首先必须考量燕麦本身是主食类,以同样一份主食类来比较,煮熟的即食燕麦片(约20公克)约含有14公克的总碳水化合物及约9公克的膳食纤维,而白饭(约50公克)的总碳水化合物约达20公克,膳食纤维约0.3公克。 因此,可别以为燕麦片的好处多多,认为一份燕麦的膳食纤维是一份白饭的30倍,就毫无节制的增加摄取。因为也不能忽略,燕麦片所含的淀粉是一般白饭2/3的量。 因此,当增加燕麦摄取的同时,其他主食类也要相对减少,如此一来,整体的糖类例才能控制在每日总热量60%以下的合理范围。 正确来说,应该是“吃燕麦片可以降低胆固醇,但吃燕麦同时,应取代相同的主食类,并注意一整天的主食类的份数是否超量,如果超量,就可能使三酸甘油酯上升。”   该如何摄取燕麦? 美国FDA建议,每日至少摄取3公克的水溶性纤维“β-聚葡萄糖”,相当于60公克的生燕麦片,即可发挥降低血中总胆固醇的作用。 不要忽略燕麦也是主食,增加燕麦同时,也要减少其他主食类摄取,特别是精致单糖与精致加工的淀粉,同时避免过度饮酒、减少含糖饮料的饮用。     本身有高三酸甘油酯(空腹>150毫克)或有代谢症候群特性的朋友,平日就要做好“主食类替换的平衡原则”。 以燕麦片为例: 1份主食类 = 50公克白饭 = 燕麦片20公克。 如果中餐吃了一碗燕麦粥(加了3份燕麦片60公克),事实上就等于吃了2/3碗的白饭,这时同一餐就要避免再吃其他的主食类(如面条、面包、蛋糕、饺子等),尤其是根茎类植物,更让人容易忽略淀粉的存在,如南瓜、芋头、地瓜、莲藕等,以避免一日的“总碳水化合物”摄取过量。 另外,近年燕麦片降低胆固醇的健康知识,形成一股风潮,也带动食品业者的商机。 许多食品业者在产品加了燕麦片,宣称有助于降低血中总胆固醇,然而实质上,为了配合商品特性(常见如牛奶、面粉、饼干、饮品等),燕麦片经过多次加工,里面所含的β-聚葡萄糖分子量变小,黏度也跟着下降。 2010年加拿大科学家Wolever等人在研究指出,分子量较小的β-聚葡萄糖(分子量小于400),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也可能降低。 市面上宣称加入燕麦的产品越来越多,而这些产品本身也包含精致单糖、奶油或香料等食品添加物,反而增多了热量、油脂及多余糖分。 因此建议以最原始、加工程度越少的燕麦片为优先选择,可以确保摄取较大分子的“β-聚葡萄糖”,以利燕麦发挥最佳的保健效果。       (报导整理自《元气网》)
Topic image

营养师:研究发现每日摄取2至3克植物固醇 有助降低总胆固醇

燕麦被美国《时代》杂志认定为“全球十大健康食物”中唯一的谷类食物,多项研究显示食用燕麦,可有效降低受试者的总胆固醇和“坏胆固醇”水平。但除了燕麦之外,还有什么食物能降胆固醇呢? 来自台湾的营养师简若庭分享1种植物固醇,即β-谷固醇,除了能降低血胆固醇外,还可抑制摄护腺肥大,从而改善排尿障碍;食物如酪梨、豌豆、黄豆及南瓜籽等都是来源。 营养师简若庭在脸书专发文指出,β-谷固醇是一种植物固醇,结构类似胆固醇,存在于植物当中,它不像动物性胆固醇一样吃多会有心血管疾病风险,反而能降低血胆固醇。   他进一步说明,当人体吃进含有β-谷固醇食物后,肠道在吸收食物中的胆固醇时,有一部分会被β-谷固醇所取代,因而有降低血胆固醇的效果。 “除此,β-谷固醇还能抑制摄护腺增生,帮助改善排尿障碍的问题。” 简若庭表示,β-谷固醇富含于黄、绿色的植物食材中,如酪梨、豌豆、黄豆及南瓜籽等都是来源,对于想降低胆固醇的人来说,不妨可试试看。 另外,关于植物固醇,营养师林瑀慈曾于成大医院粉专撰文提到,研究发现,若每日摄取2~3克的植物固醇,对降低血中的总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显著帮助。 “若想增加植物固醇摄取量,建议可从植物油、坚果、种子、豆类及全谷杂粮下手。可多用未精制的全谷杂粮,如以十谷米、杂粮馒头取代白米、白馒头,且每日补充1汤匙坚果种子、选择适当的植物油烹调料理,也都能增加植物固醇摄取。”     (报导整理自《中时新闻网》)
Topic image

水果当正餐致三酸甘油酯过高 要控制摄取量还要守4大原则!

一名40多岁女性因三酸甘油酯过高,被医师告诫“吃太油”,她继而请营养师进行饮食调理,她费解自己明明汉堡、油炸物等都忌口不吃,为何指数还是狂飙? 当进一步检视后才发现,原来她中午饭、肉什么都没吃,只吃半颗小玉西瓜,持续1个月三酸甘油酯就飙破200 mg/dl! 台湾营养师刘怡里指出,水果所含的糖份会在血液里转变为三酸甘油酯,患者持续1个月把西瓜当正餐,不只三酸甘油酯会过高,还可能导致脂肪肝的问题。 所幸后来她即时戒掉食用过量水果,3个月后三酸甘油酯就恢复正常了。 刘怡里说明,事实上,减肥的人还是可以吃水果,除了要控制摄取量外,还可参考4大原则。 第一,要选择低GI水果 不会太甜又高纤维,像是芭乐、小番茄都是不错的选择 一般有在做体重控制的女性而言,一天最多2个饭碗的量;男性则不要超过3碗 许多人运动爱吃香蕉,但一根香蕉就等于2份水果,若是正在进行减重的女性,一下就达到份量的上限 建议这些人可选择尚未完全成熟的青色香蕉,因含有更多抗性淀粉,热量可打7折   第二,在餐后2小时再吃水果 用餐时难免会摄取到淀粉,这样做就能把糖分平均 否则一餐的糖份拉很高会影响胰岛素作用,进而造成体脂肪增加 第三,不要把水果打成果汁 一餐如果吃2颗橙就很饱了,但如果将其打成汁,可能需要6颗以上的柳丁,等于热量增加3倍以上。 若还是很想喝果汁,可加入蔬菜进去一起打,帮助平衡糖份。   第四,不要将水果取代正餐 摄取过量水果恐引起三酸甘油酯过高,甚至导致脂肪肝风险 三酸甘油酯正常值是25~150 mg/dl;最好控制在150 mg/Dl以下,一旦超过600 mg/dL就随时有急性胰脏炎发作危险。     (报导整理自《中时新闻网》)